榆林学院

【有暑期没暑假】榆林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与项目指导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在吉林大学成功举办

日期:2024年07月26日 11:14 作者:田建学 乔楠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编辑:叶韬 审核:刘泽惠 阅读次数:次 背景颜色:

7月18日-7月24日,榆林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与项目指导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在吉林大学成功举办,本次培训与我校在东莞理工学院举行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专题研修班同步举办,是应用型大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负责双创工作的二级学院骨干教师共50人参会,培训由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承办。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姜恩来,榆林学院党委书记张新柱,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东北基地主任、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利锋出席开班仪式。姜恩来在致辞中表示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发力点之一,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融合的重要教育手段。针对我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与发展这一目标,他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服务教育强国战略,把准创新教育新定位;二是抓好双创顶层设计,完善专创融合培养模式;三是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拓展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四是加强保障机制建设,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张新柱在致辞中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次举办“创新创业教育与项目指导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是应用型大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更是学校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

张新柱对参训教师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带着责任学。要明确角色定位,珍惜学习机会,端正学习态度,严守学习纪律,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落实好各项学习任务,确保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二是要带着问题学。要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双创工作的核心、难点和突破点,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双创工作发展的实际成效。三是要带着使命学。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把双创工作放到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大格局中来谋划推进,切实把准方位、找准定位、争先进位,奋力做好创新创业这篇大文章。

张新柱最后强调,我们不仅要解决眼前的问题,更要着眼于长远的发展。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材建设和课程设计,与企业握手,和市场接轨。要以地方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步伐。落实好与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对口支援协议,进一步提升师资水平,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要强化责任担当,强弱项补短板,结硬寨打呆仗,确保创新创业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全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报告环节,各位教育界的专家与学者,在各自领域内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分享了他们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刻见解与独到经验。

西安交通大学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团队指导教师、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陈立斌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评审规则解读入手,详细阐释了大赛的背景、目的和内涵;在分析、对比历届大赛获奖情况的基础上,将项目分为4类并从创新、育人、实践、市场需求等维度进行了深入的“具象”分析。陈立斌还对西安交大以高水平竞赛为抓手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政策举措进行了解读。

浙江大学战略型企业家项目学术主任杨俊教授以《创业思维的教与学》聚焦创业思维是创业教育的质变,从创业教育的历史演进到创业教育的质变进行叙述,最后落脚于创业思维的培养——解决实际需求问题。科学创业是创业教育的新挑战和目标,创业思维是创业情境驱动的科学智慧,是当前乃至未来创业研究的重点。

山东协和学院副校长、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家、教育部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孔令桂结合多年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从竞赛推动学校发展、学科技能竞赛认知、创新创业教育认知、双创教育协和做法、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认知大赛备赛六个部分逐一详细介绍。内容丰富、既有理论高度、思想高度,又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吉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团队指导教师费宇鹏教授从商业模式画布入手引入创新创业的概念、基本理论,结合手拉车、取水器、烤地瓜、铁三项、智能安全逃生门、外卖聚合大餐平台等七个实际案例诠释了设计思维和精益创业,语言风趣幽默、讲解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具有可操作性。

吉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团队指导教师张金山教授介绍了“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由来及背景,通过三个金奖项目晚晴、亿亩阳光农场、智慧健康管理一体机的案例分析,通过互动交流等形式介绍了创新创业所需要的素质、技能和资源等方面的要求,强调了在创新创业中要注意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等问题,同时,在创业过程中,不断迭代和改进产品或服务的重要性。

摆渡创新工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家级创新创业导师、工信部产教融合产业实践教授、多项创新创业大赛专家评委于波作题为《如何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孵化服务》的报告,她从大学生创业常见的困难及创业辅导师应具备的6方面辅导技能入手,将创业过程分为五关并介绍每个阶段会遇到的典型问题及辅导解决方案,解答了教师在辅导学生创业中遇到的常见问题。通过案例说明了从政策指导、技术转移、第三方代理、资源对接等具体创业孵化服务。

吉林省科技创新研究院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科技创业导师李文杰从高校创新创业基地的发展及运营、孵化器与创新创业基地的转型、创客空间的高质量持续发展、新型研发创业等方面结合自身创新创业科技服务及创新创业管理丰富的经验进行了详细解读,通过吉林光机所孵化多个科技企业的案例分析如何深入挖掘高校创新资源,整合市场化创新要素,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和服务链多要素融合发展。

7月21日晚,张新柱与全体学员齐聚一堂,深入开展了研讨交流。会上,学员们积极踊跃,纷纷就如何进一步激发我校双创教育的活力、如何有效提升项目指导的专业能力等议题,分享了个人的见解与感悟。大家普遍认为,此次研修活动不仅主题鲜明、直指要害,更汇聚了行业内的精英师资,整个日程安排周密且高效,培训内容既全面又贴近实战,极大地拓宽了学员们的视野,激发了创新思维,收获满满。学员们纷纷表示,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后,将积极发挥“传、帮、带”的引领作用,不仅将本次培训中汲取的新知识、新观念融入日常工作中,更将以实际行动践行所学,指导并激励周围师生共同探索创新创业的新路径,携手开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崭新而辉煌的篇章。

张新柱指出,本次研讨会是智慧火花的激烈碰撞与深刻交融,更是凝聚全体成员共识、明确未来发展航向的关键会议。通过深入的讨论,大家不仅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有了更为清晰地认识,更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建议。他强调,只有转型才有出路。一是要锚定定位使命,坚定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的信心。二是健全双创体系,形成浓厚的双创氛围。三是弘扬践行黄大年精神,力争做黄大年式教师。他希望每位参训教师都能将此次培训的丰硕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与具体举措,都能成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破浪前行的引领者。

培训期间,学员们有幸亲临黄大年纪念馆与吉林大学名人纪念馆,一场心灵与精神的洗礼悄然上演。在黄大年博物馆副馆长于平深情的讲述中,黄大年教授的光辉形象跃然眼前,那些鲜为人知的动人篇章,通过一张张承载着岁月痕迹的照片、一件件见证辉煌的实物,生动再现了他的人生轨迹与科研征程。黄大年同志舍弃海外优渥环境,义无反顾归国效力,为国家科技振兴鞠躬尽瘁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参与者的心灵。大家表示,将以黄大年同志为楷模,坚守岗位,锐意进取,竭力贡献于教育事业与学校品质提升的伟大蓝图。步入吉林大学历史名人纪念馆,犹如翻开一部厚重的史册,无数为国为民、矢志不渝的专家学者形象跃然纸上。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段段珍贵的视频资料、一页页饱含深意的手稿教案,共同编织成一幅壮丽的画卷,展现了前辈们为吉林大学奠基立业、开疆拓土的非凡功勋。参观者无不深切领悟到,正是这些先贤的不懈奋斗与红色血脉,铸就了吉大的辉煌与荣耀。

在吉林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探访之旅,更是一次匠心独运的体验。从精密的加工中心到前沿的激光制造,从智能化的生产流程到竞技机器人的灵动演示,再到金属3D打印的神奇展现与智能网联汽车的虚拟驾驶,每一处实训室都散发着“工匠精神”的独特魅力——那是一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对技艺的不懈打磨,对完美的矢志不渝。学员们深受鼓舞,决心将勤奋学习、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甘于奋斗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这份宝贵财富传授给下一代,培育更多富有理想、敢于担当、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青年才俊。

结业仪式上,班主任的殷切寄语如春风化雨,鼓励学员将此次培训的所学所感,化作未来职业生涯的坚实基石。学员代表杨文婕分享了她的学习感悟,表达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融入日常教学的决心。教发中心负责人向高等教育培训中心致以诚挚谢意,对教师们的积极参与表示赞赏,并呼吁大家在归途中继续深化思考,及时整理并提交培训成果报告,期待每位教师都能蜕变成为驱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核心支柱,齐心协力绘就我校教育教学迈向更高品质的新时代画卷。

上一条【有暑期没暑假】榆林学院召开2024年度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验收会
下一条【有暑期没暑假】校领导赴绥德看望慰问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师生

微博矩阵

微信矩阵

移动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