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学院

【党代会专栏·发展巡礼】坚持党对人才工作全面领导 强力推进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

日期:2023年12月25日 09:16 作者:吴疆、王艳 审核:姚学慧 来源:人事处 编辑:尚莹 阅读次数:次 背景颜色: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牢把握“人才第一资源”,围绕“建设特色鲜明一流应用型大学”目标,强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构建外引内培、竞争成长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人才队伍,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一、坚持党管人才,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一)党管人才,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将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每学期召开工人才领导工作会议,不断优化人才工作举措,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综合管理,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教学科研单位主体落实的人才工作机制,切实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坚实组织保障。制定《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榆林学院师德师风考核办法》等文件,修订《榆林学院“榆溪学者”选聘办法》《榆林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榆林学院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实施办法》等多项配套措施文件。

(二)高位布局,谋划新时代人才工作。围绕学校“1583”发展战略部署,以《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关于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指引,着力推进建设高层次人才引培体系、教师分类发展体系、竞争中成长的教师评价与薪酬制度分配体系,全面启动实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榆溪学者”人才发展支持计划、后备青年教师培育计划、博士学位教师倍增计划等4项工程,统筹推进教师教辅、管理等各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领军人才、本土专家、青年优秀人才、后备人才等各层次人才有效衔接,贯通人才引育用留全过程,将全体教职员工凝聚到学校事业发展赛道上。

(三)协同并进,落实人才工作责任。强化部门协同,共同抓好人才重大政策落实、重要工作推进、重点人才服务。赋予二级学院人才工作更多自主权,压紧压实二级学院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各环节中的主体责任,将人才工作成效纳入二级学院领导班子目标任务考核。建立“学院—高层次人才建设办公室—学校”三级人才引进工作机制,由学院负责对师德师风、综合表现等进行考察推荐;高层次人才建设办公室根据院系意见对人才的学术水平进行评议;校长办公会负责对拟引进人才岗位待遇等进行审定,努力打造全方位的人事人才服务体系,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政治引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不断提升

(一)聚焦政治素质,强化党建引领。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每年精心部署师德师风教育工作,落实思想政治理论集中学习要求,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岗前培训教育,落实“师德师风第一课”,扎实开展师德师风集中学习教育,每年组织教师开展师德师风集中学习教育,师德师风培训学习率达100%。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提升专题网络培训;组织新进博士到西安交通大学参加“教师能力培养训练营”活动;组织思政课教师深入红色场馆开展“红色实践研学”活动;组织骨干教师前往厦门大学、嘉兴学院等高校开展专题培训。

(二)聚焦示范带动,健全荣誉体系。设置“最美榆苑人”荣誉;实施“四有好老师”评选活动,两届共表彰20位一线优秀教师。在教师发展过程中凸显奋斗贡献的荣誉感,将每年9月份确定为学校“师德师风宣传月”,隆重举行“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为主题的教师节庆祝活动,对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大力宣传一线教师深耕教书育人、潜心科学研究的感人事迹,集中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召开2023年人才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十四五”以来学校人才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分析研判学校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目标任务、方法路径,在谋划部署一系列工作举措,为学校新时代人才工作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为加快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汇聚发展新动能、集聚发展新优势。

(三)聚焦第一标准,强化底线意识。将师德师风评价第一标准纳入制度,修订人才引进、职称评审、人才项目评选等文件,全链条落实第一标准。实施《榆林学院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将师德师风日常考核贯穿人才引进、职务晋升、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项目申报等教职工管理服务全过程。重点运用好师德师风考评结果,教师考核结果存入档案。坚守底线思维,对违纪行为零容忍,在教师发展全过程严格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面向全体教师印发《榆林学院师德制度规范学习手册》,提高广大教师依法从教意识,提升依法执教、规范执教能力。

三、创新体制机制,人才引育工作成果丰硕

(一)精准引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不断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2021年以来,每年斥资6000万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五年多来共引进博士182人,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采用差异化的年薪制和灵活的聘用制加大海外引才力度和外籍教师聘用力度,全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著名高校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教师,共引进外籍教师16人,其中A类专家7人,与6名具有海外经历博士达成引进意向。创新引才模式,每年承办“榆溪学者论坛”,加大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招聘力度。聘请省内外4位知名教授担任部分学院行政院长,在强化学科特色与优势、指导青年教师队伍、提升学校学术誉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厚植沃土,强化人才自主培养加大自主人才培养力度,鼓励45岁青年教师提升学历,目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达到132人。2023年,有9名教师已经取得博士学位。近三年新晋三级教授12人,4人入选为省级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首席科学家,1人被评为秦创原创新创业人才,1人入选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2人入选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领军人才,5人被评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5人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优化人才工作方向布局,着力引进一批领军人才打造创新团队。完善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设置领军人才、杰出人才、拔尖人才、优秀博士、博士青年人才等多层次人才类别,各二级学院根据自身实际细化各类人才引进标准和聘任条件,不断提升人才引进工作的实效性和精准性。

(三)业绩为王,激发人才内生动力。根据不同学科发展需要对业绩特别突出的高水平人才,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对急需紧缺高层次特殊人才实行“一人一议”。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管理办法,多措并举,创新职称评价机制,坚持质量导向,突出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的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推行代表作制度,设置成果转化、政策咨询、社会服务等评价指标,创新评审专家遴选机制,邀请省外专家参加评审,2023年有13名新进博士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完善教师岗位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出台《榆林学院教师岗位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努力构建“能上能下”的岗位聘任和管理体系,切实激发人才内生动力。构建竞争中成长的追赶超越新机制,出台《榆林学院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试行)》将绩效工资中的30%作为奖励绩效进行目标考核,实现了优劳优酬,多劳多得,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引导人才产出更多高质量成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上一条喜讯|我校三位教师在2023年度陕西高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师“大练兵”省级展示活动中喜获佳绩
下一条抗震救灾 守望相助 甘肃青海抗震救灾公益行动倡议书

微博矩阵

微信矩阵

移动版

Baidu
map